热门论文
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探究
顺利实现“十二五”规划各项建设指标,2016年,我们迈入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宏伟蓝图。大力推进城镇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,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前提。自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正式列为党的指导思想以来,全国各地纷纷踊跃改革、积极探究新型建设模式,城镇化建设事业迎来崭新格局。
家乡如皋近年来的发展表现可圈可点。从昔日南通“六县一市”中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“小六子”,到实现今日全面跻身区际第一方阵的城市新风貌,家乡以其自身建设实践成功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、跨越发展的特色之路,相关经验做法被江苏省委党校总结为“江苏沿江开发中的如皋现象”。以家乡建设为着眼点,深入探究其独特建设模式,对于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事业有着极大调研价值与借鉴意义。
一、调查背景
此次调查以如皋市如城镇及白蒲镇为调查地区,城乡结合,并行开展。如城镇和白蒲镇是如皋城镇发展行列中齐头并进的排头兵,调查围绕镇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实践及成效的落脚点具体展开,从结果来看,政府各项政策措施总体已取得一定成效,皋城居民的幸福感指数普遍较高。切实保障民生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,居民高度的幸福感是对各镇政府为构建和谐社会、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所作出种种努力的有力肯定。
二、建设举措
(一)城市规划
1.白蒲镇:“要致富,先修路。”近年来,白蒲镇交通网不断完善,现阶段已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及省道为骨干、以县道为筋节、以村道为脉络的道路系统。白蒲镇《土地总体规划》目标鲜明的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。统筹安排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用地,促进各类建设集约用地以期提高土地资源全面、协调、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2.如城镇:2010年,如皋市文化广场顺利竣工,如皋基础设施建设得以进一步完善。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惠民工程,建成后的文化广场成为了皋城优质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、居民丰富日常生活的便捷平台。除“惠民”意义外,各具特色的科技馆、城市规划馆、博物馆、图书馆和文化馆还构成了“五馆一体” 文化旅游项目、加快了如皋以新兴旅游城市的姿态大力发展的步伐。
(二)生态建设
“一池三改”项目:所谓“一池三改”,是将沼气建池与改圈、改厕、改厨相结合,使人畜粪便、厨房污水均进入沼气池,混合发酵后生产出沼气实现污物无害化、家居清洁化、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。“一池三改”是生态富民工程的基本要求。将沼气池整治与“三改”同步推行,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落实。
随着农村能源消耗日益增大,沼气作为极具应用前景的清洁能源,其开发利用是缓解农村供能紧张的有效举措,也是环境保护的一大良策。为推广沼气利用,各乡政府在大力宣传同时也为农户积极提供相应资金支持,全方位深入新能源改革以期营造生态家园、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。
期
下一篇: 关于我国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的探讨